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20日下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青矜赴野”实践团赴长清区归德街道,走进乡村,走近黄河,深入了解长清西部的街道发展状态,为完整勾勒长清区的乡村振兴图谱写下重要一笔。
(一)尊老爱幼的淳朴村风
实践团首先来到归德街道大觉寺村。该村旧址曾有一古寺名为大觉寺,后以寺为名,村名在历史上几经更迭,据史载唐代建村,但村西南有大量汉墓群,是个不折不扣的古村。实践团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在籍人口约1800多人,跟实践团走访过的很多村庄相似,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买房定居人口的增加,村里常住人口约600多人,且以老人居多,针对此,村委大力弘扬孝道文化、爱心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积极开展老年公益事业,让村里的老人倍感温暖,给需要帮助人的送去关怀,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得到广大村民、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认可。
(二)“村小”的孩子
自2023年暑假开始,大觉寺村委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大带小”暑期辅导班,招募村里的大学生,开放村委会的会议室,免费给假期在村的孩子们辅导功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老人照顾留守儿童,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与成长的温暖港湾。实践团本次大觉寺之行专门来到正在进行的第三期“大带小”暑期辅导班,为“村小”的孩子们送知识、送欢乐,播撒一颗颗走向未来的种子。
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开讲,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介绍了航空航天知识和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结合学部专业特色及社会发展趋势,实践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动漫视频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破湛翁煤?,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未来世界。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面对小朋友们困惑的眼神,实践团的同学们耐心解答、循循善诱、发散思维、热烈互动,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未来世界在小朋友们的笔下创造出来。为鼓励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实践团还进行了大学知识的科普,把代表不同大学的徽章送给大家。此外,还与小朋友做游戏,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现场气氛欢快活跃,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委大院里。
(三)对话村主任
活动尾声,实践团与村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村主任介绍,本村在公益事业方面发展良好,公信力强,尤其注重关爱老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乡村氛围。与此同时,乡村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缺乏本地特色支柱产业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村主任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学们,人无信不立,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踏实做事、真诚待人,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不愧本心,行稳致远。
从大觉寺村沿着田间的水泥路一路往西,穿过曾经的拦河大坝,路过田边一堆儿又一堆儿坐着马扎聊天乘凉的老人,十几分钟后来到黄河边废弃的码头,队员们下车步行,在脚步带起的黄土中走到黄河岸边——
黄河水滚滚东流,她不言不语却仿佛什么都知道。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归德街道有24个村外迁安置,共有2800余户、11300余名居民迁入归德街道崇德苑社区,其他临近黄河未迁的村子也都进行了护坡加固。老人们记忆中彻夜守坝、河水倒灌庄稼的经历彻底成为了历史。
同学们走在黄河岸边,沿岸的河坡上都用石头垒砌结实,岸上风清树绿,景色怡人,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方形的石头台子,里面整齐的码放着满满的石头,是护坡的备用石头。同学们自觉归拢沿岸的树枝杂草、捡拾白色垃圾,向河边钓鱼的人宣传防溺水知识,以绵薄之力保护黄河,?;ど?/span>
本次归德之行,特别是大觉寺之行,不仅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的需求与责任。未来“青矜赴野”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教育水平会不断提升,特色产业会逐步培育壮大,乡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